• 2020-05-28 10:00:19
  • 阅读(11757)
  • 评论(10)
  • 上一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看望政协文艺界、社科界委员时着重,坚持与年代同脚步。文艺作业者紧记嘱托,时刻在探究着、实践着。本年春天,因为出人意料的新冠肺炎疫情,让线下文艺活动按下了"暂停键"。广阔文艺作业者纷繁从线下转到线上,从剧院飞入"云端",在新媒体渠道创造著作,为爱发声。依托方寸手机屏幕之间的巨大力量,文艺创造又从头打开了一扇门。戏剧亦是如此。

    传统戏剧搭上新媒体的高速列车,走得更稳、更快、更强。现在河南省戏剧界和戏迷有上万人拥抱互联网,在网上直播、发布戏剧小视频,吹拉弹唱,让老百姓过足了戏瘾。3月7日,我入驻快手渠道,至今发布戏剧小视频180条,总播放量达2.3亿次,点赞量达330多万次。我还进行微商管理系统了18场直播,约请各年龄段戏剧艺术家、歌唱家和相声、小品艺人,来习惯各个年龄段和各行业网民的口味,约请河南不同剧种不同门户的优秀青年艺人在网上进行专业竞赛,约请具有很多粉丝的"网红"戏迷进行PK,招引更多人重视咱们的戏剧、酷爱咱们的戏剧。一起还约请跨界网红进行连麦,让没有触摸过戏剧的网民来重视戏剧。众所周知,戏剧走进观众就生,脱离观众就亡,戏是演给人看的,没有人看戏了,戏剧渐渐就会消失了。经过这几年的新媒体实践,我真切感受到了互联网的威力之大、宣扬力度之大、传播速度之快、遍及面之广。用互联网来培育年青观众,是戏剧开展的重要方向。

    线下线上一起表演,既留住了晚年观众,也培育了年青观众。戏剧界应当捉住关键,大力推进戏剧入网入端,让戏剧这棵老树从头勃发活力。我主张结合戏剧进村庄、戏剧进校园等主题活动,国家层面出台"互联网+戏剧"作业施行定见,拟定传统戏剧文明互联网行为准则。因为互联网创造良莠不齐,有单个艺人和网上超级戏迷在直播中为了招引眼球,呈现文娱化倾向,从某种程度上歪曲了戏剧的内在和魂灵,缺少正能量,应及时予以纠正。一起,针对全国专业院团在互联网上公益表演,国家和各级政府能够考虑恰当补助。

    (作者:李树建,系全国人大代表、我国剧协副主席、河南豫剧院院长)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

    18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