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05-03 10:00:07
  • 阅读(2024)
  • 评论(11)
  • 在人类前史上,不同区域的公民创造晰五光十色的地域文明。诸文明在沟通互鉴中不断吸收、融合各方精华,然后推动了社会的开展和前进。在此过程中,呈现了一些重要的文明沟通节点。这些区域成为沟通不同文明的桥梁与枢纽,见证了东西方文明沟通融合的印迹,书写了人类文明前进的前史华章。本期刊发的文章聚集古代东地中海区域三个重要的文明沟通节点即毕布罗斯、塞浦路斯和阿尔米纳,别离介绍其在文明沟通史上所发挥的枢纽效果,以期窥见古代东西方沟通的前史图景。

    公元前两千纪是古代文明的黄金年代,埃及、两河流域、爱琴海、希伯来与小亚细亚等文明竞相开放,各文明之间的沟通与互动也非常频频。其间,地中海东岸的腓尼基城市毕布罗斯(Byblos)是诸文明沟通的一个要害节点。毕布罗斯不只是昌盛的海上交易城市,也是生机四射的人文荟萃之都,古代欧亚非文明在此处磕碰、融汇,构成兼容并蓄的一起现象。

    毕布罗斯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坐落今黎巴嫩首都贝鲁特以北约30公里处,西临地中海,东接黎巴嫩山脉。这儿既有适于停靠航船的优秀海岸,又可容易获取黎巴嫩山区的香柏、雪松和松脂等在古代国际紧俏的商业物资。据古代文献记载,毕布罗斯是最早兴修城市、步入文明的腓尼基邦国。现代考古发现也证明,早在公元前3100年至公元前2900年间,当地居民已运用石块垒墙造屋,城市初具雏形。毕布罗斯开始为渔业码头,居民代代临海而居,他们具有丰厚的帆海经历并开展出先进的造船技能,能够保持大规划的交易船队,这为毕布罗斯拓荒和经略海上交易供给了实在保证。毕布罗斯的造船工艺和船体结构对后世影响深远,埃及人不只大力仿照学习,还以"毕布罗斯船"总称相似的大型航船。毕布罗斯人的另一专长是长于在扑朔迷离的地缘政治格式中保持平衡,营建相对平和的外部环境,保持商业交易的平稳开展。毕布罗斯统治者往往会向周边强国称臣纳贡、承受封爵,一起全力保护政治独立和交易自在。在前期毕布罗斯皇家铭文中,当地统治者既有两河流域城市统治者的"恩西"头衔,也有埃及当地行政长官的"王公"头衔。凭仗上述优势,毕布罗斯从公元前三千纪至公元前两千纪期间,逐渐开展为东地中海沿岸的海上交通枢纽和交易中心。

    在整个青铜年代(约公元前2900年至公元前1200年),埃及都是毕布罗斯的首要交易目标。两边往来的最早依据是毕布罗斯遗址出土的一件石皿残片,上面镌刻着古埃及第二王朝法老卡塞克海姆威(约公元前2714年至公元前2687年在位)的王名圈。毕布罗斯在向埃及出口香柏木和松脂的一起,也由埃及进口很多手工艺品,埃及风格的首饰、圣甲虫印章、陶罐和青铜小雕像在毕布罗斯广受欢迎,埃及文明的影响由此在这儿敏捷扩展。一起毕布罗斯还与毗连的两河流域文明区沟通频频,经由陆路交易输入的两河流域特征滚筒印章在贵族中较为盛行。法国考古学家皮埃尔·蒙特在毕布罗斯遗址发现一枚一起的滚筒印章:该滚筒印章为典型的两河流域款式,其上刻有埃及象形文字,印章上的图画为毕布罗斯看护女神巴拉特·吉巴尔。女神头顶牛角与太阳圆盘,其形象与埃及女神哈托尔非常相似。这枚印章是古代两河流域、埃及与腓尼基三大文明沟通融汇的典型产品,凸显出毕布罗斯在西亚北非诸文明开展演化中不行代替的前言效果。

    坐落爱琴海的克里特岛也在中晚期米诺斯年代(约公元前2100年至公元前1100年)与毕布罗斯保持着安稳的交易关系。毕布罗斯人以本地出产的香柏木与手工艺品交换克里特出产的羊毛与陶罐等物。不过转口交易的规划或许更大,毕布罗斯商船将产自埃及的石皿、陶罐与圣甲虫印章等运往欧洲。爱琴文明由此经毕布罗斯的海上交易线触摸到远在北非的埃及文明。英国考古学家安德鲁·贝文对克里特出土的埃及物品进行过深入研究,他的结论是:在米诺斯年代,克里特岛与埃及之间虽未树立直接联络,埃及文明却经由毕布罗斯的中介在克里特广为传达,例如克里特岛美萨拉平原的丧葬典礼就显着带有埃及观念和埃及元素。此外,尚有很多产自两河流域、小亚细亚、塞浦路斯和迦南地的手工艺品经过毕布罗斯的交易线路连绵不断输入克里特,为欧洲触摸和吸纳东方文明敞开了大门,是为后来古希腊"东方化"的先声。

    在古代文明传统中,毕布罗斯一向与书本和文字密不行分。在真实的纸张呈现之前,纸草是最为简便高效的书写介质。在铁器年代前期(约公元前1200年至公元前900年),毕布罗斯已在纸草交易中占有杰出位置。凭仗与埃及的特殊关系,自公元前11世纪起毕布罗斯就垄断了纸草交易。产自埃及的纸草大部分先运抵毕布罗斯,之后再分销欧亚各地。纸草在希腊本乡和小亚细亚风行一时,成为大多数古希腊经典文献的书写载体。毕布罗斯经过纸草交易搭建起的文明沟通桥梁,极大地促进了东地中海区域常识文明的传达互动与传承融合。一朝一夕,毕布罗斯简直成为纸张和书本的代名词。希腊语中的"纸草"(ππυρο )和"书本"(ββλο )这两个词都来源于"毕布罗斯"的希腊语称号(ββλο ),基督教经典《圣经》(Bible)的称号更是直接沿袭希腊语的"书本"一词。毕布罗斯对后世文明的深远影响由此可见一斑。

    毕布罗斯仍是古代国际文字与书写演化的中心区域。作为一个繁忙的交易港口,毕布罗斯的日常商业活动触及很多的契约签定、账目记载、记载留存等业务,怎么让文字书写简练高效遂成为困扰泰国试管婴儿毕布罗斯的难题。毕布罗斯曾引进埃及象形文字和两河流域楔形文字。毕布罗斯统治者雅皮·什姆·阿比(约公元前1700年至公元前1690年在位)的墓葬中就有带象形文字名号的陪葬品;埃及的阿玛尔那交际信函中有毕布罗斯统治者拉比·阿达迪写给法老的楔形文字信件。但这两种文字杂乱烦琐,把握人群与运用范围皆有限,特别不适合商业用途。在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1000年之间,注重实效的毕布罗斯人开展出一套"伪象形文字"体系,书写更为简略,符号数量也大大减缩。之后迦南文与西奈文亦盛行于毕布罗斯,这两种文字在近东地带长时间演化,已具有原始字母特征。在上述多种文字体系兼收并蓄的根底上,终究产生了腓尼基字母。腓尼基字母是以毕布罗斯为代表的腓尼基城邦在广泛吸纳古代各种书写体系的根底上,博采众长创造出的全新文字。1923年,法国考古学家皮埃尔·蒙特在毕布罗斯遗址上发现了公元前9世纪左右当地统治者阿希拉姆的石棺,其上镌刻的字母铭文为已知最早的腓尼基字母。

    腓尼基字母是第一种根据音素的老练拼音体系,它的诞生是人类书写史上最深远的革新。腓尼基字母跟着毕布罗斯的交易网络流传到欧洲,希腊人加以改进创造晰希腊字母,后来运用范围更广的拉丁字母和西里尔字母则是希腊字母的分支。因而,腓尼基字母为欧洲古典文明甚至后世西方文明的书写奠定了根底,是当今全部欧美文字的源头。另一个由腓尼基字母分解出来的文字体系是阿拉姆字母。阿拉姆字母首要通行于西亚,这以后经过中亚与南亚的文明沟通网络广泛传达演化,广泛欧洲之外的国际,汉字以外的绝大部分古代东方文字皆直接或直接传承自阿拉姆字母。近代以来跟着欧美文明的强势扩张,欧洲的拉丁字母和西里尔字母成为新一波书写体系创造的根底,不只新近跨入文明的民族用欧洲字母创立本族文字,欧洲字母还在土耳其、马来西亚和越南等国替代了源自阿拉姆字母和汉字的传统文字。换言之,孕育了希腊字母与阿拉姆字母两大书写体系的腓尼基字母,是如今一切拼音书写体系的一起鼻祖。

    毕布罗斯凭仗明显的地理位置优势,成为古代国际文明沟通互鉴的模范。它与周边区域进行商贸与文明活动,不只构筑了古代文明往来的网络与枢纽,还在更深远的层面影响了人类文明的传承。从这一含义来讲,毕布罗斯可谓现代人类文明开展演化的重要柱石。

    (作者:刘衍钢、徐昊,别离系华东师范大学前史系讲师、南通大学文学院前史系讲师)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

    19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