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05-03 00:15:06
  • 阅读(8404)
  • 评论(14)
  • 5月1日,长沙市公安局举行新闻通报会,通报了包含"2小时上圈套1919万元"在内的10起典型网络欺诈典型事例及全体发案状况。

    事例一:财政遭受"公检法" 2小时上圈套1919万元

    2019年7月,林女士从国外留学回到长沙,成为湖南某大型企业财政管理人员。

    2019年12月21日下午,林女士接到自称来自福建公安机关的电话,称其涉嫌一桩特大洗钱案,已被公安机关列为通缉目标,并向其出示了一张网络逮捕令。在对方的诱导下,林女士按要求进入其供给的一个"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虚伪网站,下载了网站中的"资金清算软件"。

    ▲ 欺诈人员假造的最高人民检察院网站。警方供图

    随后,林女士在该软件页面对应方位输入了公司账户账号和付出暗码,并按对方要求将公司对公账户的U盾刺进电脑。对方以资金清算需保密为由,要求其封闭电脑屏幕,刘女士照做后,短短两个小时,对方就分45次将公司账上的1919万元悉数转走。

    经查,该犯罪团伙诱导林女士下载的所谓资金清算软件实则是一款名叫Teamviewer的长途控制软件,骗子正是通过这个软件长途控制了刘女士的工作电脑直接施行转账。

    现在,案子正在进一步侦查之中。该案是湖南迄今为止涉案金额最大的一同电信网络欺诈案。

    警方提示:公检法机关不会通过电话、短信、网络的方法办案;公安机关不会通过网络发布通缉令、逮捕令、产业冻住令等,不会进行所谓资金清算,也不存在任何洗涤服务所谓"安全账户"。

    婚恋网站结交,被"杀猪"74万元

    2020年3月,邓女士在百合网上知道了一名自称某公司高管的王姓男人,两边敏捷建立爱情联络。对方一向表明要跟邓女士成婚,但却曾经女友在与其视频谈天过程中遭受事故身亡为由,一向回绝与邓女士视频沟通,两人的往来仅限于语音和文字。

    两边网恋大约一周后,该名王姓男人奉告邓女士自己的表兄弟在一家赌博网站担任技能工程师,无意中发现了网站的缝隙,只需投钱就能取得高额报答,并向邓女士展现了自己账户的盈余状况,利诱其趁缝隙还没被发现之前赶忙出资挣钱。邓女士在王姓男人的再三诱导下先后投入74万元(其间42万元来自网贷),当邓女士想提现的时才发现,途径显现挣钱但无法提现,这才发现自己上圈套。

    该案归于典型的"杀猪盘"欺诈,是2019年以来高发的一类电信网络欺诈案子,此类案子继续时间长,涉案金额巨大,且往往伴随着受害人的情感损伤,社会影响极为恶劣。

    警方提示:网上结交必须仔细核实对方身份,不要被对方的甜言蜜语所利诱。不要容易信任网友所说的"稳赚不赔""高报答"之类的挣钱谎话。

    大学生兼职刷单,爸妈的钱都"搭进去"

    2020年4月20日,吉首大学在校大学生姚女士,在一QQ群看见一条招聘网络兼职的信息。求职心切的姚女士随即添加了对方的QQ号码,对方奉告姚女士兼职的使命便是依照要求进行刷单然后赚取佣钱提成,每100元可返利6元。姚女士所以依照对方的要求拍下了一件价值100元的产品,很快收到了106元的返现。姚女士觉得使命很轻松,来钱也快,所以依照对方的指令继续刷单,在接连刷了5单之后,对方继续要求加码。姚女士再三表明自己银行卡上现已没有钱了,要求对方进行返款,但对方宣称不能完结接下来的使命,体系就无法进行返款流程。

    为了顺畅拿到返利,在对方的诱导下,姚女士先后通过爸爸妈妈的银行卡进行刷单付出合计14.9万元,对方仍然要求其再交纳5000元的保证金之后才干返款。姚女士在表明自己真实没有钱之后,便被对方拉黑。

    该起案子系典型的刷单欺诈,是长沙市继续高发的电信网络欺诈类型,受害人以在校大学生居多,本年进入疫情防控期以来,此类警情居高不下,且单笔涉案资金增大,4月份以来涉案资金10万元以上的案子就达14起。警方提示:刷单本是违法行为,任何要求垫支或充值的兼职都是欺诈。

    淘宝"客服"理赔,"付出宝"也是假的

    该案系近期最新的一类假充客服欺诈手法,假充客服欺诈案子受害人以女人居多,且话本话术变化无常。

    二胎妈妈领"补助金",反上圈套钱

    2020年4月24日下午,王女士接到一自称是其老家某县财政局工作人员的电话,并奉告王女士其二孩补助金现已过批阅,能够来当地收取。王女士提出路程遥远,可否通过网络转账,对方表明能够处理,但需求通过网络提交请求,所以给其发送了一条短信,上面顺便一个短信链接。

    王女士点击进入后,发现是一个申领二孩补助金的网站,所以依照要求填写了相关个人信息和银行卡信息,随后对方表明奉告其短信验证码就能够当即受理成功,王女士照做后,随即接纳到了一条扣款13700元的短信,对方也再无法联络。

    此类欺诈是针对热点问题施行的精准欺诈,骗子抓住了大众对新生事物不了解、不熟悉的缺点制造话本话术。

    警方提示:退税补助请通过官方途径进行请求。如接到任何收取补助的电话,请一定要通过官方途径进行核实承认,不要盲目通过对方供给的链接或网站填写个人身份信息和隐私信息。

    借款软件上"借款",反而变成"骗款"

    2020年4月6日,市民赵先生接到自称"随心用"借款app的客服电话,对方称能够低利息免典当处理借款,可是需求下载"随心用"app进行处理。赵先生下载app之后,对方奉告,要想借款需求先付出制卡保证金9000元。赵先生转完钱后,对方称其转账时未补白转账信息,导致操作失利,需求再转账9000元,对方又称赵先生征信有问题,需求转入借款金额相同的资金才干借款成功。借款心切的赵先生随即按对方要求再次转账40000元,这时对方又称其有借款逾期记载,需求转账24000元,转账完结之后,对方又称需求购买一份商业保险,需求再次转账24000元,赵先生按对方要求连续转账106000元之后,对方又称借款额度与放款金额不符,需求再转50000元才干交还之前已转金钱,这时赵某才意识到自己上圈套。

    借款欺诈是本年以来长沙市发案最多的一类电信网络欺诈警情。

    警方提示:不要轻信生疏的来电、短信,不要点击来路不明的借款链接、广告。处理借款、信用卡要挑选正规途径,不要轻信所谓的"代理"人员。任何要求先交纳费用等触及资金转账的都要进步警觉。

    ETC失效要从头认证?背面便是坑

    2020年4月6日,市民赵先生收到一条匿名短信,短信内容称,其ETC认证已失效,未防止影响正常通行,要求其进行认证,并顺便了认证链接。正好赵先生的ETC卡近期呈现了问题,他便立马点击了网页链接。进入网页后,赵先生按要求进行在线ETC认证,填写了个人名字、银行卡卡号、银行卡暗码、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之后赵某连续收到4条银行卡扣款提示,共被扣款2万余元。

    以ETC为由施行的电信网络欺诈近期呈高发趋势,已有多人上当受骗,涉及规模广。

    警方提示:不要点击来路不明的链接,不要走漏自己的银行卡卡号、有效期、信用卡效验码、动态验证码等要害银行卡信息。

    "外籍成功人士"谈爱情,骗走100余万元

    2019年12月,刘女士通过网络知道一名外国网友并添加了对方微信,对方自称John,是一名外籍华人,在国外做珠宝生意,两人由于谈天投合很快开展成爱情联络。2020年3月,John称需求寄一批珠宝给刘女士来避税,可是需求刘女士垫支快递费和税费。刘女士赞同后,便收到某物流公司发来需求付出25000美元税费的电子邮件,刘女士依照邮件要求转账后,物流公司称税费缺乏需求再交纳7850美元,之后对方又称珠宝被海关查扣需求垫支资金,刘女士按对方要求通过屡次转账合计汇款人民币100余万元,直到对方称物流原因还需求继续转账时,她才意识到自己上圈套。

    此类欺诈是针对中年离婚妇女施行的精准欺诈,涉案金额巨大。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

    1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