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以为买原油宝就像买彩票,最差不过一句谢谢惠顾,万万没想到,刮出来个罚款100万!"
这一句出资人维权群里的心酸戏弄,道出了现在数万名原油宝出资人一起面对的困境。
"原油宝"是中国银行旗下一款挂钩境内外原油期货合约的买卖产品,因美国原油对应的基准标的"WTI原油期货合约"于4月20日历史上初次收于负值,跌到惊人的-37.63美元/桶,在中行承认这一价格有用之后,原油宝的多头出资人除了亏光本金,还倒欠银行两三倍于出资本金的债款,遭受严峻"穿仓"。
这一成果不只远超出了出资人的认知,也令大众哗然,交际媒体上乃至掀起了一股研讨"原油期货到底是个啥"的热潮。而许多出资人也是在事发之后,才意识到自己购买的并不是低危险的银行理财产品。但明显,为时已晚。
《棱镜》近期对话了数名"原油宝"的大额出资人,他们的出资金额在几十万至几百万元不等,最多的一名出资人光本金就丢失了620万。他们此前对原油期货类产品知之甚少,都是本年3月份才开端抄底买入,不断跌落的油价让他们越陷越深,直至搭上悉数身家。
他们向《棱镜》具体叙述了各自出资"原油宝"的阅历,并部分复原了4月20日当天的操作细节。
与外界观感不同的是,他们的出资危险偏好并不高;相反,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平常只买四大行的银行理财,连当地银行的产品都不会考虑,有的乃至连P2P这种相对急进的理财方法都没有听过。
3月抄底进场,多为理财司理引荐
虽然中行早在2018年就推出了账户原油事务(纸原油),但真实让"原油宝"进入大众视界仍是在本年3月。跟着世界油价的大幅动摇,WTI原油期货合约一路走低,在3月3日至3月9日期间更是呈现断崖式跌落,价格由48美元/桶跌落至28美元/桶邻近。一时刻,市场上抄底原油的声响不绝于耳,银行也趁机加大了相关产品的宣扬力度。
家住广东的李小姐家里从事润滑油生意,年前屯了许多的货,由于油价动摇,囤货在年后遭受了大跌,生意也遭受了一部分的丢失。在客户的引荐下,加之关于油价走势的判别,她和家人在3月份开端出资纸原油产品,一开端是在工商银行账户买入。但由于3月中旬起工行账户动力中北美原油和世界原油多单无法成交,她们随即转入中行进行出资。
"咱们一向调查,看油价一向跌,咱们都是这种心思,就想抄底嘛!"李小姐对《棱镜》表明,她大致阅读了一下原油宝的产品协议,里边说到产品无杠杆,还有50%的警示线和20%的平仓线,觉得应该没什么危险,就开端把大笔资金都投入进去。
她奉告《棱镜》,除掉之前现已平仓的部分,她和家人在原油宝的账户里的本金还有620万元。现在,账户余额清零,还倒欠银行几百万元。
本年60岁的隋先生是《棱镜》对话的出资人中年岁最大的一位。他是中行的老用户,3月份在中行理财司理的引荐和协助下,他下载了中行"E融汇"APP,第一次知道了原油宝这个产品。对方奉告他,这个产品最低能够只买0.1桶,入门十分简略。他当场就以每桶300元左右的价格买入了40桶。
可是,跟着油价越来越低,隋先生只能逐步加仓来回本,所以越买越多,也越亏越多。到事发前,他的原油宝账户里持仓9812.9桶,总投入180万元,这还不算他3月份亏掉的18万元。现在,180万元打了水漂,他还倒欠中行261万元。这笔丢失关于一个在小城市做小生意的他而言,成了不行接受之重。
与隋先生的阅历相同,贾小姐也是3月份在银行理财司理的引荐下购买的原油宝。对方奉告她,从前油价都是四五百元一桶,现在跌到100多元了,"堪比白水",门槛低,没有杠杆,值得下手。她当场就遵从主张下手了100桶。
现在复盘来看,关于一项存在穿仓或许性的高危险事务,中行不只未尽到充沛提醒危险的责任,还运用比方"原油比水还廉价,中行带你去买卖"、"关于没有专业金融常识的出资小白新加坡试管婴儿,原油宝是一款好玩风趣又能够挣钱的产品"等宣扬语来误导出资人。这也是事发之后,中行被人诟病的一点。
一夜暴"负":终究一刻仍在补仓
虽然3月份的原油期货价格崎岖较大,且全体呈下滑趋势,来自吉林的庞先生3月份的原油宝账户仍获得了一点盈余。但进入4月之后,形式愈加严峻。
他奉告《棱镜》,自己在3月清仓后,从4月14日又开端建仓,第一笔的持仓价格为153元/桶。随后又陆接连续补仓了十多次,由于每次买完就跌,"一向跌一向补",一向补到事发前,他的原油宝账户持仓5529桶,本金为70.4万元,依照-37.63美元/桶的结算价格,他还倒欠银行147万元。
本金相同为70多万元的王先生到终究一刻仍在补仓。4月20日晚上(即美油5月合约到期的前一天),在价格跌至80多元/桶的时分,本着能少赔一点是一点的主意,他又下手了几百桶。看价格依然没有起色,王先生想自己自动去平仓,但操作了两次都没成功,均显现网络中止。
想到银行之前短信奉告当晚22:00会中止买卖和发动移仓,他遂抛弃了平仓操作。直到第二天得知终究收盘价为-37美元后,他感到一阵头晕目眩。
在交际网络上,也有不少出资人反应遭受过"原油宝"体系宕机,平不了仓的状况。隋先生也对《棱镜》诉苦:"只需这个原油一提价,它那软件就失灵,想卖也卖不了。"据了解,他的持仓平均价在180元左右,从前一度在原油价格涨回到190多元想卖掉平仓,却没能操作成功。
4月20日白日,隋先生以84元/桶的价格又补仓了100桶。考虑到中行短信奉告的近期新旧期货合约升水达5-7美元(约40人民币)/桶,他算计了一下,直接移仓比自己先平仓再建仓更适宜,所以也抛弃了自己平仓的主意。可是,终究等来的却是严峻穿仓的成果。
原本空仓良久的贾小姐,也是在看到4月20日当天的低价格时,又抱着抄底的心态接连买入了100桶,这也是她在原油宝上的悉数丢失:本金15444元,倒欠银行26000元。虽然这一丢失不及其他大额出资人的一个零头,但相较于她地点的小城市的薪酬标准而言,这已是她一年的悉数薪酬。
危险偏好并不高的出资人集体
虽然在原油宝里动辄出资上百万元,但上述出资人的危险偏好与危险接受才能,却远比外界幻想中的低。
隋先生和王先生不谋而合地向《棱镜》提及,他们平常只敢买四大行的理财产品,连当地银行的产品都不会考虑,忧虑有危险,更甭说银行以外的理财方法了。
李小姐和庞先生除了在银行理财之外,还会做一部分股票出资。"做出资原本便是有赚有赔,可是我从来没有想过它会变成零,乃至负值。"庞先生对《棱镜》称。从事人力资源作业的他,此前关于期货的仅有认知便是,新闻里报导的"期货加多少倍杠杆、炒期货失利跳楼"等事例,让他敬而远之。
在决议出资原油宝之前,庞先生给几家当地大银行的客服部分打了一圈电话,问询关于产品移仓及危险问题,得到的答复是,这是一款合适小白出资人长期出资的产品,即便短期跌了也不必忧虑,无非便是单价变高了:比方矿泉水从前是1块钱一瓶,现在变成了1块2,本来能买十瓶,现在只能买八瓶了,但全体的价值没变。
与庞先生相同,其他几位出资人对期货这一块也知之甚少。在贾小姐第一次买入原油宝的之初,价格其实是上涨过一段时刻的,但她一向没卖,由于她并不清楚原油宝的买卖规矩,乃至不知道合约会一个月一平仓。"我以为我什么时分挑选卖出都能够。"她说。
作为中行的老用户,隋先生在中行接连几年的危险测评成果都是"稳健型",最多可承当10%—30%的本金丢失,他想不通为什么还会给他引荐这种亏光本金还倒欠的产品。他奉告《棱镜》,在油价198元/桶的那天他补仓过5000桶,其中有4800桶仍是中行的客户司理帮他操作买的。
"我最信任的便是中国银行。"他说。
中行没有提早奉告原油宝会有穿仓的危险,也没有在芝加哥商品买卖所(CME)宣告完结零价格或负价格的清算模仿测验后,将这一严重变化事项奉告出资人,这是让上述出资人们最愤激的一点。
"假如奉告咱们它有或许跌成零,或许在修正规矩后乃至还或许跌成负值,我信任许多出资人都不会挑选这个产品,等所以大资金、小收益、无限危险,太鸡肋了。"庞先生称。
维权诉求纷歧、发展缓慢
现在,一周的时刻现已过去了,中行虽然连发四条布告,但事情尚无实质性的发展。在出资人侧,虽然事发当天出资人就敏捷抱团,联络律所,着手走法令渠道来保护本身权益,但发展也较为缓慢。
据《棱镜》了解,现在有的出资人团队现已托付律师向中行发函,有的团队则仍在张望中;此外,大额出资人和小户出资人的定见和诉求也存在一些不合。
而终究按什么价格结算最为合理,是出资人最重视的论题,也是争辩的焦点。有的出资人提出按4月20日22:00中止买卖的价格结算(彼时价格为11.7美元/桶);有的则以为应该以芝商所宣告修正规矩的4月15日当天结算价来核算,但立刻又有出资人跳出来辩驳,称该计划没有考虑4月15日之后的买卖怎么计价的问题,可行性并不高。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燕在《横看成岭侧成峰——关于原油宝的一种法令叙事》一文中说到,从哪一方对防止丢失的发作最有或许有所作为,以及哪一方承当丢失的才能更强这两方面衡量,一种或许比较合理的计划是:客户承当本金丢失,银行来承当客户的穿仓丢失,或许像国内期货买卖的司法处理准则那样,银行承当大部分(如60%或80%)穿仓丢失。究竟,当CME修正规矩,黑天鹅现已冒头时,银行比客户更有专业才能来预见反常成果的发作。
据《棱镜》从知情人士处得悉,终究的解决计划将由中行的上级主管部分来确定。
现在,"原油宝"形成的冲击波仍在继续。继中行、建行、交行宣告叫停相关账户原油产品的新开盘买卖后,4月27日,工行宣告暂停账户原油、账户天然气、账户铜和账户大豆悉数产品的开仓买卖,理由是考虑到近期美国原油期货呈现了负价现象,大宗商品市场动摇较大,或许形成客户的出资本金或保证金全额丢失。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