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04-27 16:10:12
  • 阅读(10514)
  • 评论(12)
  • 新华社银川4月27日电 题:以大众满足为调——银川市奏响新时代文明组曲

    新华社记者任玮、靳赫

    绿洲公园、湖泊湿地,像一个个绿色音符串起城市生态"圆舞曲";解民之忧、为民就事,各部门携手联弹民生改进"进行曲";崇德向善、全民参加,"自愿之城"合唱文明前进"协奏曲"……奏响新时代文明组曲的宁夏银川市,正在以美好感、取得感、荣誉感为标尺,打造一座让大众满足的文明之城。

    宜居之城,精弹生态"圆舞曲"

    春日早上晨练,在银川街角转个弯,不经意间就被静寂和绿意围住,满眼柳枝抽条,榆槐展叶,新花吐蕊。再走几百米,不觉又回到门庭若市的大街。

    让行人"误入繁花深处"的,是漫山遍野的小微公园。近年来,在城市建设的边角地带、路途节点、小区周边,银川市园林工匠见缝插绿,建起90多个街头游园、小微公园。出门见绿、步移景异的园林景观越来越多。

    "小微公园没门没围墙,遛弯买菜,锻炼身体,走着走着就进来了。园里有花草树木、照壁亭台,逛一逛心境特别好。"市民赵志拍案叫绝。

    擦亮"国家哈萨克斯坦试管婴儿园林城市"手刺,银川市以绿色为底不断拓宽绿色长廊。银川市园林管理局局长孟仿英说,现在银川城市建成区绿洲率、美化覆盖率分别为41.68%、42.02%,"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方针已开始完结。

    叫响"世界湿地城市"手刺,银川市以万顷碧波重塑俊美湖光。连通扩整河湖水系,修正维护湿地生态,管理"龙须沟"和黑臭水体……打造出"城在湖中、湖在城中"之景的银川,现在全市湿地面积到达531平方公里,人均湿地236平方米。

    爱绿护绿、治水护水,是人与自然调和共生的文明实践。这些年,尽力打造"宜居之城"的银川市相继出台水资源维护法令、城市美化管理法令等地方性法规,做出加强黄河银川段两岸生态维护等12项严重决议,用不断完善的生态环境维护机制,为大众供给日益晋级的生态产品。

    美好之城,联弹民生"进行曲"

    长城中路南侧的一块空位上,近200个泊车泊位行将免费敞开,这儿曾是一处驾校练车场。练车场变泊车场,背面是银川市想方设法破解"泊车难"的积极探索。

    上一年起,银川市使用老旧小区和背街里巷空位等增设泊车泊位,将市区中心地段的练车场迁至城郊,腾出场所建泊车场。一年时间里,泊车泊位新增11万多个。

    民生改进,永远都是"进行时"。从大众日子"一枝一叶"着手,银川市实在处理一批又一批民生"痛点、堵点、难点"问题。上一年,52个小区的既有住所加装了电梯,135个老旧小区的环境、设备被会集整治改造,500万平方米供热管网完结更新换代……数据背面,是老大众美好感、取得感的继续提高。

    民生保证,一个人都不能少。构建梯度化、多层次的社会救助系统,银川市不仅为城乡低保方针、特困人员等供给救助,也将低收入"夹心层"集体归入救助和保证规模。

    家住西夏区盈北社区的徐存孝配偶是失地农民,都已年过古稀,被认定为低收入家庭后,他们得到基本日子、医疗等多项救助。"最近政府怕疫情影响咱们日子,还给发了500元消费券。"徐存孝说,政府时间想着他们,让人心里暖暖的。

    自愿之城,合唱文明"协奏曲"

    在金凤区宝湖社区,居民小区、公园广场建起一个个自愿服务驿站,拼出一张"自愿者服务地图"。居民有啥困难,"按图索骥"就能寻求协助。

    "疫情期间,我犯了晕厥症又不敢去医院,家人不在身边,我第一时间就想到找‘合作社’帮助。"社区居民陶鲲说,她在"邻里合作社"微信群发音讯后,很快就有自愿者送药上门。

    宝湖社区建议建立"邻里合作社"已有七年,现在每个小区都建起"分社",为居民供给跑腿代理、理发按摩、心思安慰等自愿服务。

    自愿精力就像火种,从"城市细胞"社区向全社会延伸。自2013年银川市发动首届"最美银川人"评选以来,一批批优异自愿者、自愿服务安排和社区被开掘、宣扬、赞誉。

    "疫情期间,市民的自愿精力会集‘爆发’,咨询参加自愿服务的电话都快打爆了。" 银川市文明办专职副主任张伟说,本年1月以来,全市累计新增自愿者10万人,日均注册超越500人。

    自愿服务是社会文明前进的重要标志。以党员干部为引领、干部职工全员参加、社会各界积极响应,前不久银川市进一步提出构建多元化自愿服务系统。以打造"自愿之城"为方针,这座城市正以自愿服务常态化、制度化,作为倡议文明理念、饯别文明行为的重要抓手,引导全社会合唱文明"协奏曲"。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

    23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