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04-27 14:10:05
  • 阅读(14740)
  • 评论(6)
  • 中新社兰州4月27日电 (记者 丁思 高莹)新中国建立以来已历经数十载保护补葺的嘉峪关长城,现在再次施行多种保护新模式,科技让长城保护效果得到有用连续和传承。

    嘉峪关坐落甘肃省境内河西走廊,其周边明代长城的类型较为丰厚,主要是夯土墙体。受风沙、雨水、冻融和急剧温湿度改变等天然要素影响,长城病害继续发作,比方:外表风化、片状剥离、崩塌、酥碱、裂隙发育、冲沟发育等。

    近些年来,当地对户外夯土长城的日常保养保护和环境管理一向未连续。值得欣喜的是,已由看守保护向科技保护、研讨保护改变,由长城本体保护向本体和载体(赋存环境)一起保护改变,由探索性补葺向依托科技数据精准保养保护改变。

    本年4月以来,嘉峪关丝路(长城)文明研讨院长城保护研讨所所长张斌和搭档已屡次用无人机对长城周边的赋存环境进行了全方位巡察摄影,他们正在对长城本体病害现状及发育状况进行勘测监测,丈量记载长城表层的病害剥蚀面积。

    "修补后的墙体透气性怎么、抗雨蚀才能怎么,会不会跟原始墙体发作反响?"张斌说,这些,都需求每日数据监测作为基础,不连续比对蒸发量、剖析病害发育速度,向预防性保护改变。

    由曩昔对长城本体的保护,延伸至对长城本体和本体所在的前史环境面貌"同呵护",也是保护工作中的另一个改变,无人机则成为张斌的"重要格鲁吉亚试管婴儿同伴"。

    张斌说,无人机巡护能够从高空俯视长城和其周边赋存环境的联系,对长城所在地气候、土质、植被、生物、人类活动等做好监测,经过相片比对,归纳剖析和评价文物保护单位赋存环境改变对其影响,以改善日常巡查、监测方法,拟定保护办法。

    "只要不连续监测和日常保护,从源头处理小病,管理好了,就不会生大病,年迈的长城才会延年益寿。"张斌说,赋存环境保护好了,文物保护单位才能在一个"洁净、安稳"的环境中持久保存。(完)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

    16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