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05-11 22:21:42
  • 阅读(6627)
  • 评论(13)
  •   5月11日,京津冀地震灾害应急救助协同演练在北京市平谷区马坊镇举行。 北京市民政局供图 摄

      5月11日,京津冀地震灾害应急救助协同演练在北京市平谷区马坊镇举行。 北京市民政局供图 摄

      中新网北京5月11日电(记者 杜燕)今天,京津冀三地民政部门签署《京津冀救灾物资协同保障协议》,今后三地将统筹考虑救灾物资储备库分布和储备物资的种类数量,优化救灾物资储备库布局和品种数量,提升区域救灾物资储备的整体能力。同时,建立京津冀救灾物资储备管理信息平台,实现京津冀三地救灾物资信息共享。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八个防灾减灾日,主题是“减少灾害风险,建设安全城市”。今天,由北京市民政局、平谷区政府主办,天津市民政局、河北省民政厅协办的京津冀地震灾害应急救助协同演练在平谷区马坊镇举行,希望通过宇明阀门京津冀地震灾害应急救助协同演练,强化应急救助的属地职责,检验区级突发事件应急救助预案,增强部门之间沟通与协作,提高应急救助指挥决策能力,提高区域综合减灾救灾能力。同时,动员引导企业、社会组织参与减灾救灾工作,推动救灾应急产业发展,拓宽社会组织参与救灾的渠道和路径,构建政社合作的综合减灾救灾工作体系。

      北京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作为民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京津冀民政事业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京津冀原本就是一个整体,“三地”都通过海河和南北运河水系连成一体。由于自然灾害的关联性,必须要站在“三地”一体化的大尺度、大背景下审视京津冀某地灾害发生对京津冀整个区域的影响,共同应对各类自然灾害。

      上午,京津冀三地民政部门共同签署《京津冀救灾物资协同保障协议》,对京津冀三地救灾物资协同保障的目标、原则、内容、保障机制做了具体的规定。其规定要统筹考虑三地救灾物资储备库分布和储备物资的种类数量,优化救灾物资储备库布局和品种数量,提升区域救灾物资储备的整体能力;建立京津冀救灾物资储备管理信息平台,实现京津冀三地救灾物资信息共享;建立京津冀三地救灾物资应急援助响应机制,当京津冀三地任何一地遭受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时,受灾省(市)民政部门可根据灾情向其他省市提出物资支援请求,支援省(市)民政部门应及时建议当地人民政府启动本省市应急援助响应机制,对受灾地区进行援助。

      毗邻区县合作机制是京津冀区域减灾救灾协同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把区县级这个“微观区域”做好,才能从整体上提升整个京津冀“宏观区域”综合减灾救灾能力。为此,平谷、蓟县、三河基于本区域灾害风险和合作需求,制定《毗邻区县救灾互助协议》,规定建立三地“灾情信息共享机制、救灾物资协同保障机制、救灾队伍互助机制”,共同提升区域综合减灾救灾能力。(完)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QQ:110-242-789

    4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