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10-06 01:00:08
  • 阅读(5794)
  • 评论(13)
  • 天坛公园菊花展继续至11月中旬6个展区展出500余个种类、3000余盆菊花;园艺师揭秘花期操控办法

    尹家鹏在给菊花"剥蕾"。 新京报记者 周依 摄

    天坛公园一年一度的菊花展正值展期。作为第十一届北京菊花文明节分会场,2019年天坛公园第三十八届主题菊花展自9月20日起举行,500余种、3000余盆菊花露脸金秋京城。本年公园在培养时采纳特别办法,将菊花花期提早约一个多月,与"姊妹花"月季一起在国庆期间展出,展期估计可至11月中旬。

    3000盆菊花祈年殿前盛放

    据了解,本次菊花展主题为"金菊花开庆华诞",展出地点选设在祈年殿西南侧,古建与盛放的菊花交相辉映,游人能够在赏识中央空调压缩机维修北京标志性建筑的一起,赏识到北京市花的身影。

    天坛公园相关负责人介绍,展览共设置"秋菊佳色庆华诞"、"九九登高寿祚长"、"张灯结彩迎佳节"、"金秋硕果菊花香"、"金菊花开颂吉利"、"龙腾盛世我国梦"6个展区,经过不同造型的各色菊花,表达出丰厚的文明涵义。

    此次挑选的展品以种类菊为主,一起展出了大立菊、山崖菊、造型菊、多头菊、案头菊、小菊盆景等多种类型,游客可赏识到500余个种类、3000余盆菊花。记者在现场看到,6大展棚内各色菊花争相开放,造型姿势各异,招引了很多游客停步赏识、合影留念,还有不少菊花爱好者带着相机特地前来"一饱眼福"。

    展览期间,公园还结合天坛菊花文明,展开多种科普和文明宣扬活动。在祈年殿西南侧,游客就能看到20块科普展板,介绍天坛菊花培养前史、天坛自育菊花种类等科普常识。10月7日重阳节当天,公园还将举行亲子家庭菊花科普导赏活动,现场有花卉技师结合展出的菊花,介绍花卉培养前史和家庭养花常识。一起,公园还与社区协作,约请社区居民来园赏识菊花、了解菊花培养常识等。

    大规模短日照办法操控花期

    天坛公园美化一队菊花班班长尹家鹏介绍,本年,天坛公园菊花培养采纳大规模短日照办法,将花期提早了一个多月,与月季一起露脸,使游客在国庆节前就能够赏识到"双市花"齐放的景象。本届菊展估计将继续到11月中旬,与从前比较展期延伸。

    花期操控的原理并不杂乱。尹家鹏介绍,"假如光照时长大于12小时,菊花只进行‘养分成长’,只长个不开花。而在光照小于12小时的条件下,也便是正常情况下过了秋分今后,加上10℃的温差,‘养分成长’开端向‘生殖成长’转化,菊花就能够连续构成花芽。"而一般种类的菊花从花芽分化到开花在50到70天,使用这一规则,提早2个多月对其进行短日照遮光处理,就能够完成提早开花。

    尹家鹏说,因为本年展出菊花数量较大,团队是初次测验这么大规模的花期操控。他请教了一些老师傅,选取了对光照灵敏的中早花种类,白日正常光照,到晚上6点就给花棚遮上不透光的黑布模仿"天亮",第二天早上8点再翻开,操控日照时间。

    一起,温度上也要严格操控。时值夏日,罩上遮光布后花棚内温度能够到达50℃,生性喜凉的菊花就简单脱叶子。为此,园方又给花棚装上了空调,让棚内降温到20℃左右。

    即便采纳这些办法,依然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呈现。尹家鹏回想,受光照影响较大,有一些种类呈现了脱色现象。"比方‘灯下舞娘’这个种类正常情况下是肉粉色,但经过短日照变白了,这种就不适合做短日照处理。"

    终究,团队从预备的菊花中,选出了"绩优生"参与此次菊展。8月15日左右,又预备了一批花作为"后备军",等候随时上场替换。

    "为教我养菊,师父亲手砸了那盆花"

    这个国庆假日,尹家鹏像平常相同每天8点来到单位,在两亩地的菊圃里来回"巡视",修剪、剥蕾,把用于换花的盆栽都查看一遍。到晚上5点下班,每天手机软件记载的步数都上万。

    从本年清明节假日开端,他简直一天没歇,没事就要来看看这些花。他说,养花一天都不敢不来,得看着心里才有底,一旦忽略就或许前功尽弃。

    "菊花有很多种不同的培养方法,包含山崖菊、造型菊、多头菊等等。像这种大立菊,开花能够开上百朵,标本菊就只开一朵。""为了确保顶上这朵开得好,需求剥掉边上的侧蕾,让养分会集起来。"聊起养菊,他总有说不完的话。自从1996年从园林校园结业来到天坛美化一队,1997年5月拜养菊"劳模"李瑞甫为师以来,尹家鹏现已和菊花打了20多年的交道。他的工作日记上,写满了关于物候、病虫害防治、菊花成长规则的一手经历。

    多年来,尹家鹏的著作屡获各项荣誉,本年9月,还参与了北京世园会菊花世界比赛展览。但时至今日,他仍在不断探索学习。他常说,养菊的危险要素太多了,"同一个种类,每个人维护出来的花都不相同"。

    他还记得刚到菊花班,第一次看见师父著作时的心境。"太震慑了,那真是艺术品。"尔后,他就一天天跟在师父后边看,一点点记下来学。

    他回想,师父当年为了教他养菊,可费了不少心思。"有一次师父养了一盆大立菊,现已根本定型了。我依照上学时学的‘见湿见干、干透浇透’应该给它浇透,但师父说只浇半壶,我就用书上的理论跟他争辩。等吃完饭,他忽然叫上我,拿着斧子到地里,然后‘哐’一下就把那盆花砸了。我这才看到,盆里边其实湿土和干土现已接上了。而8月正值旱季,假如浇透了,赶上下雨就烂根了。"尹家鹏说,师父这种"特别"的教育方法,自己一辈子都忘不了。

    尹家鹏反复强调,想养好菊花不止需求爱好,还要投入酷爱,"得真的爱这个才或许干好。"

    天坛菊花培养史可追溯到明代

    据了解,我国是菊花原产地,稀有千年的菊花培养前史。菊花花型多样,花样明媚,古往今来以其傲霜盛开、凌寒不凋的共同风味,深受人们的喜欢,成为我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

    据天坛公园管理处介绍,天坛培养菊花的前史也十分悠长,最早能够追溯到明代。从1954年天坛公园从头培养菊花算起,至今也已有60多年前史。1957年,天坛菊花曾多达859个种类。上世纪60年代,天坛培养的一株"千头菊"开花到达1270朵,曾在京城园林界传为佳话。现在,天坛仍保存有"瑞雪祈年"等一系列自育菊花种类。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

    7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