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09-13 14:00:09
  • 阅读(4219)
  • 评论(14)
  • 中新网武夷山9月13日电 (记者 龙敏)13日是中秋节假期首日,位于风景名胜区武夷山的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大红袍》当晚的场次增至2场,仍供不应求。自2010年3月以来,逾530万人次游客在夜幕中观赏郑州车辆抵押贷款过《印象大红袍》。

    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大红袍》剧场是世界上第一座山水环景剧场,首创360度旋转观众席,每5分钟内即可完成一次360度平稳旋转。闵山 摄

    不经意间,这部山水实景演出由最初的"调味料"变成武夷山旅游的"主菜"。从业近20年的资深导游翁培荣说,武夷第一夜,观赏《印象大红袍》,已成为业界共识。这部剧就是浓缩的武夷山文化,能够增加对当地山水茶文化的认知,提高旅游的质量。

    翁培荣表示,刚满十岁的《印象大红袍》,跟拥有上万年历史的天游峰、九曲溪一样已成为必到点,深刻嵌入到武夷山旅游中去。

    上海设计师张梁每年夏季都会到武夷山旅游,每年都会看一次这部演出。张梁坦言,喜欢武夷山的慢生活,最喜欢那句台词"您放下了吗",在山水、自然、星空下,感受恬淡的生活态度。

    印象大红袍艺术团团长吴美求从事文化工作40余年,先后担任南平市文工团团长、文化馆馆长等职,策划了数百场大中型文化活动。她说,以前排演的剧目单个最多演20场,而《印象大红袍》已成功演出了逾4000余场。

    郑彬告诉记者,持续火爆的背后,既有坚守也有创新。每天演出前都要召开班前会,230个演职人员全部参加,每个岗位、每个动作、每个错误都要点评。同时,每年都要三到四次维护性排练。

    夜幕下,印象大红袍剧场附近区域已成为武夷山最热闹的地方。郑彬说,十年前,这里曾是一片荒地,晚上是漆黑一片。

    但如今,时长65分钟的《印象大红袍》带动了剧场周边的夜经济消费链。记者日前实地观察到,剧场周边拥有百余家民宿、几十家茶叶店以及数十家夜宵摊点。

    正是看中这一商机,在外务工的当地青年邓明杰返回武夷山,在距离剧场百米远的地方开起了民宿。他说,这里已成为武夷山度假区最热门的商圈。

    今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郑州汽车抵押贷款发布《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明确大力发展夜间文旅经济,提出各地要丰富夜间文化演出市场,优化文化和旅游场所的夜间餐饮、购物、演艺等服务。

    在张贤军眼中,这是武夷山旅游产业提质升级的机遇。

    目前,武夷山市正积极布局夜经济,已涌现出武夷水秀、星级茶楼等夜间旅游产品,并完善夜间交通、安全、环境等配套措施,提高了夜间消费便利度和活跃度。

    郑彬也认为,在政策提供更好发展环境的同时,夜经济蕴含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面对政策机遇和消费升级的市场需求,郑彬告诉记者,作为发展夜经济的"领头羊",公司近期将全面改造提升茶博园4A级景区,打造成涵盖1座园、1台戏、1个馆、1条街、1场宴的大红袍文化体验中心,建设全国一流的茶叶博物馆,打造近15000平方的餐饮文创休闲购物街区-印象天街。而中期,将运营武夷茶汤温泉、夜游崇阳溪等多个夜间旅游项目。

    郑彬说,观赏完《印象大红袍》后,可吃美食、泡茶、夜游、泡温泉。"要努力将夜经济做到极致,让武夷山的夜晚更加多彩"。(完)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

    26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