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09-10 01:10:07
  • 阅读(7090)
  • 评论(9)
  • 公园里为儿童供给了游乐场所。 本版拍摄/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新京报讯 (记者李玉坤)坐落南二环永定门外侧的燕墩公园已于本月正式向大众敞开。市民在赏花赏草的一起,还能够近间隔触摸"燕墩"文明遗址。

    据了解,面积1.9万平方米的燕墩公园与西侧一期绿洲衔接,构成总面积约3.9万平方米的城市休闲公园,辐射西改造里社区、管村社区等周边12个社区,为近4万居民供给歇息、文娱、健身的舒适空间。

    公园在保存现有大树的基础上,林木装备首要选用国槐、元宝枫、地蜡等适应性较强的乡土植物,占比约70%。此外,也选用颜色丰厚的新优种类植物,如银红槭、鸡爪槭等,添加公园秋冬季植物颜色。林下大面积栽植地被植物,如苔草、狼尾草、玉簪等,掩盖近多半的公园面积。经计算,全园共栽植乔木30余种,约1000余株,灌木10余种,约200余株,地被植物43种,面积约1.5万平方米。

    公园使用铁路郑州车辆抵押贷款防护路,设置了与西侧绿洲衔接、全长约800米的直线散步道。公园内还设置了多处林下儿童活动场所、林下健身场所、室外半场篮球场等,经过多种活动空间的建造,根本满意了邻近居民日常野外活动的需求,弥补了京津城际铁路南侧优质野外活动空间缺乏的缺点。

    "燕墩"文明遗址,是北京中轴线南延伸线上的标志性文物。跟着城市的开展,这座文物鲜被提及,此次城市公园的修建使"燕墩"文明遗址得到了较好的展现。公园建造中,在文物遗址的南侧和西侧的欣赏面设置了歇息广场,使文物修建与美化景象交错相融;放置了解说奇迹的牌示雕塑,雕塑上描绘了"燕墩"文物的修建特色和历史沿革,使只能远观的文物修建、碑铭能够被近间隔了解和阅览。经过一系列文明景象建造,使人们在公园散步休闲的一起,了解北京"燕墩"文物遗址的历史文明。

    据传燕墩始建于元代,初建时仅仅一座土台。至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北京构筑外城时,才包砌以砖。据文献记载,元、明两代北京有五镇之说,南边之镇即为燕墩。现存燕墩上竖有清乾隆皇帝御制碑一座,碑铭赞美了北京险峻的地舆局势、安居乐业的情形,可谓北京的史记篇。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

    3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