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03-23 09:55:10
  • 阅读(11533)
  • 评论(14)
  • 好的广告词,简明浅显,艺术性强,给人留下深入的形象。许多人或许以为广告是现代社会的产品,其实不然,以广告这种方式宣扬促销古已有之。如描绘北宋东京汴梁城及周边富贵街市现象的《清明上河图》,就画有许多店肆悬挂着各式牌子和产品幌子,悬挂这些东西的意图便是为突显产品质量及品牌宣扬,这是古代广告的方式之一。我国古代还有一种很有意思的广告宣扬,便是宋金以来磁州窑瓷器上的文字装修。

    磁州窑是我国古代瓷窑中的一朵奇葩。窑址坐落今日河北省南部的磁县和峰峰区境内,因该地古属磁州而得名。磁州窑始于北朝晚期,历隋唐,至宋金元时期到达鼎盛。磁州窑瓷器的器型丰厚,装修艺术独具匠心,我国许多窑口例如淄博窑、德州窑、大同窑、长治窑、介休窑等,都仿烧磁州窑风格瓷器,形成了规划巨大的磁州窑系。磁州窑不同于咱们了解的汝窑、钧窑等专为宫殿烧制瓷器的官窑,作为民窑,磁州窑的首要消费集体是民众,这就意味着他们的产品不能像官窑相同不计成本。为了继续向好开展,既要保质量、促销量,还要提高产品层次,尤其在营销渠道上要投合社会各阶级的需求。其时的制瓷匠人们就把反映贩子阶级的喜怒哀乐以太坊价格行情、真善美好、心思需求的俚句、诗词作为瓷器装修,这种文字装修虽简略易懂,但却表露着其时人的实际与苟且,愿望和远方。这种异样的装修风格与营销宣扬,在我国古代的瓷窑和瓷器产品中,独具匠心,影响深远。

    在临漳县邺城博物馆陈设中,有件明代磁州窑白地黑绘酒坛。坛肩部周圈书字:"文人饮三杯,进三场,连重(中)三元;武将吃一盏,杀一阵,官居一品。"下书:"问酒谁家好?还答此处高"(如图①)。套用现代广告词几大要素——巧用修辞、重视押韵、简洁明了、巧用成语来着重产品成效等特征,在上述酒坛文字中,几乎都能找到。不信我剖析如下:

    文人喝酒用了文雅的"饮"。"进三场",宋代及今后的科举考试中,读书人要先在县、府参与考试,经过之人称为"生员",俗称"秀才"。考得"秀才"之后,才干取得参与更高等级的考试资历。接下来是参与每三年举办一次的"乡试",又称"秋闱",此考连考三场,每场三天,乡试考中称为"举人",乡试榜首称号为"解元"。只需考中举人,便具有了当官的资历,《儒林外史》中那位考中之后快乐疯了的范老爷,便是乡试考中举人的景象。经过乡试的举人,到次年三月参与在京师举办的"会试"和"殿试"。会试由礼部在贡院举办,也称"春闱",相同是连考三场,每场三天,由翰林或内阁大学士主考。会试考中者,称为"贡士",贡士榜首称号"会元"。"贡士"能够参与接下来的"殿试",殿试是科举考试的最终也是最高一级,由皇帝亲身掌管和命题,并定出名次,榜首称号为"状元"。故"进三场"并不是详细指哪一次考试,而是泛指考场,经过若干次的考场检测,连续考得"解元""会元""状元",这是封建科举制度下的无上荣宠,也是多少古代文人一辈子的斗争愿望。文人乡试、会试、殿试前满饮三杯此坛中酒,以求能文思泉涌,场场魁首,连中三元。

    武将喝酒用豪爽的"吃"。两军阵前,豪饮一盏,披挂上阵,酒壮英豪胆,豪气爆发,斗志昂扬,东挡西杀,旗开得胜,旗开得胜,功勋卓著,授印拜帅,官居一品,是多少习武之人的终极目标。饮此家酒,文能中三元,武能封一品,谁人不羡?谁家酒好?不言自明!再反观现在咱们耳熟能详的名酒广告,还真不如磁州窑酒坛上的词表述的有日子,又让人熨帖。看似接地气的词,其实是展示了酒的效果和魅力,乍看觉得土,细品反倒是有几分诙谐与典雅,从而神往那种往昔年月的日子诗意。

    酒须豪饮,但不要贪杯。相同仍是盛酒器,也有操控酒量的广告词。如邯郸博物馆陈设有一件明代白釉褐花酒海(如图②)。口沿下书一圈文字:"隆庆五年(1571年)二月,韩氏吉造酒海"。酒海是古代对大型盛酒容器的称谓。如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就花枝》诗中就写到酒海——"就花枝,移酒海,今朝不醉明朝悔。"咱们了解的小说《水浒传》第八十二回中:朝廷派宿太尉带着御酒去梁山招安,在宣读完诏书后,"(宿太尉)叫开御酒,取过银酒海,都倾在里面,随即取过镟杓舀酒,就堂前温热,倾在银壶内。"古代一些场合,尤其是在底层民众中,酒要像《水浒传》里描绘的那样用勺子或瓢舀着喝,酒海由于体形巨大且易于饮者取放饮用,因而广受追捧。有意思的是在酒海肩部还写有一篇词:"贤能是孟江(姜),孝顺是王祥。在家敬爸爸妈妈,何必远烧香。女贤是孟江(姜),二郎担山赶太阳。三人哭活子(紫)荆树,王祥卧兵(冰)救亲娘。"(如图③)

    操控酒量的广告就在这篇词中。上面谈到古代用酒海盛酒,喝酒是用勺或瓢舀,这种喝法美其名曰"蚕食牛饮",这样喝即便酒的度数再低,醉酒之事也会常常产生。制造酒海的工匠们大约也意识到这个问题,就用几个典故改编成一首浅显易懂的词来提示"蚕食牛饮"的酒客们。词中"女贤似孟姜"应指孟姜女,孟姜女的传说在我国众所周知,其间的招亲、夫妻恩爱、千里送寒衣、哭长城等故事几近家喻户晓。她呈现在这首词中,是劝诫酒客们在喝酒的时分,要记住夫妻情分,切不可贪杯乱饮。"孝顺是王祥"则是讲了古代二十四孝傍边"王祥卧冰求鲤"的故事。王祥小时分,生母逝世。父亲续弦,继母对王祥欠好,有一年冬季,继母生沉痾想吃鲤鱼,因天寒河封,无法捕鱼。王祥赤身卧于河冰之上,用自己体温化开冰,冰缝中跃出两尾鲤鱼,王祥捉回家供奉继母。这种传说不乏神话颜色,但反映出古代无条件的孝观念。在酒海上呈现这样的典故,是要提示酒客们切莫贪杯,要及时行孝,勿使亲心伤。"二郎担山赶太阳"之典故内容也是让母亲重获重生,涵义与"王祥卧冰"相同,不再赘述。"三人哭活紫荆树"的典故也叫"三田分树",是叙述一个关于家庭和睦的传奇故事。相传古代京兆府有一田氏人家,爸爸妈妈逝世后,三兄弟决议把家产一分为三,堂前一棵紫荆树,三兄弟也议定把紫荆树砍成三份,在方案伐树的前一天,紫荆树就像遭火烧了相同,一夜间便枝枯叶焦,兄弟三人看到此景后深感羞愧,懊悔自己的行为,后来决议不再砍树分居,兄弟复和,紫荆复茂。这是提示酒客们要保护好兄弟友情,切莫贪饮忘掉手足之情。

    既出售了产品,又好心提示顾客使用(饮用)有度,这种方式在没有多少文明的一般民众中来说,无疑是他们乐意承受的。词中的"在家敬爸爸妈妈,何必远烧香。"讲一家人和和气气地日子,就算赤贫一点也觉得很高兴,若是一家人不团结和睦,哪怕是家里再殷实,也过得不适意,这很契合一般民众的心思。

    上面说了酒的营销和操控喝酒的广告,下面再说说其他产品的营销广告。邯郸博物馆藏有一件清康熙八年烧制的白地褐彩瓷坛(如图④)。坛上写:"康熙八年,造下此坛,出自山西,郡名陵川,附城镇上,西南子山。放酒酒好,成(盛)醋醋酸,盛水不漏,淹(腌)菜菜咸,买上一个,居家喜爱。诸般都放,放密(蜜)更甜。人人爱买,不管价钱,使了想使,胜活十年,请君先看,许多诗言。我要还价,细细五钱,可好可好,直(值)钱直(值)钱,休走休走,快还快还,真实白货,去而何南(难)。"前几句告知了此坛的制造地址在山西陵川县附城镇,这几个地址现在还都有。山西晋东南地区怎样也有磁州窑?前面现已说过,磁州窑是民窑,其装修技法和制造风格为大众脍炙人口,全国许多窑口都仿烧磁州窑系列产品,与磁州一山(太行山)之隔的晋东南窑厂当然也不破例。再后边便是"神夸"该坛的功用了,夸得这口坛好像"哆啦A梦"的口袋,放上啥都能心想事成。时刻、地址、"神功用"都告知清楚了,后边的词便是让你消费了,"我要还价,细细五钱。"意思是这个器物只卖五文钱。"可好可好,直(值)钱直(值)钱。休走休走,快还快还,真实白货,去而何南(难)。"意即这样的价钱买这个货品,几乎便是白给您的了。走是太简单了,可是过了这个村,就再也没有这个店了。这一番神操作下来,你不买都心不甘。这些词不仅对瓷器起到了装修的效果,并且读起来朗朗上口,浅显易懂,起到了宣扬营销效果,一起还把贩子之间买家与卖家还价还价的局面描绘得酣畅淋漓,言外之意透露出憨厚的民窑气味和民俗文明特征。

    写有相似广告词的瓷器还有许多,器型也多种多样。例如有件传世的磁州窑瓷罐,直口,高颈,鼓腹,颈部有一贯穿铁栓,一端有挡,一端有孔,可附锁。瓷罐腹部一侧书:"正人里外走,不许胡多手。有人看见了,不如猪和狗。"另一侧书:"招财进宝、日进斗金"(如图⑤)。这个罐子是做什么用的呢?应是商人用的存钱罐。招财进宝的话肯定是商人自己的期盼,另一侧的打油诗则是对各位路人看客提示了。提示各位看客要自爱自律,看到罐子里有钱也不要动歪心,假如这种偷摸行为被人发现,那就丢人现眼,遭人厌弃,猪狗不如了。

    磁州窑的文字装修,历史悠久,体裁丰厚,充沛显现了磁州窑艺术家杰出的创造力和表现力。他们结合市场需求,赋予产品切实可行的定位。为了扩展磁州窑器物认可度和出售量,磁州窑工匠在器物上创造方式纷歧的广告宣扬用语,既是地域民俗的表现,也是寄语于物、抒情情感的一种方式,更是我国陶瓷文明遗产中的一朵绝无仅有的绮丽奇葩。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

    27  收藏